来源:唐河红十字会医院
唐河超声检查医院分析,排卵时间因人而异。平均月经周期为 28 天,大多数女性的排卵发生在周期中期,即上一次月经来潮后约两周、下次月经前两周。
排卵有哪些迹象?
有人可能出现多种排卵症状,也有人毫无感觉,个体差异显著。排卵迹象可能包括盆腔疼痛、体温升高,或宫颈黏液、唾液的变化。
1. 排卵痛(经间痛)
排卵时,卵巢中的卵泡破裂释放成熟卵子。部分人能感知卵泡破裂,引发 “经间痛”。
可能在下腹部感到突然的锐痛或隐隐的酸痛,也可能类似轻微的月经 。
2. 体温变化
排卵会导致基础体温(BBT)升高。基础体温是静息状态下的体温,受激素变化影响,每月呈波动状态。
大多数人在排卵后 24 小时内基础体温升高约 1 华氏度,这一变化由孕激素分泌增加所致。
监测方法:每天起床前立即测量体温,通过连续记录可识别体温升高趋势。
3. 宫颈黏液变化
排卵前的激素变化会影响宫颈黏液的量和质地。宫颈黏液是宫颈每月分泌并释放的液体,其状态随月经周期阶段和激素水平变化而改变。
排卵前特征:宫颈黏液变得稀薄、滑腻,呈蛋清样,分泌量较平时增多,这种变化有助于精子游向成熟卵子。
4. 唾液变化
一个较不为人知的排卵迹象是唾液改变。排卵前后雌激素水平升高,会使唾液干燥后形成类似蕨类植物叶片的结晶图案(“唾液羊齿状结晶”)。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这种现象,且自行观察结晶形态可能有难度。
5. 其他可能症状
排卵期间的激素变化可能引发类似经前综合征(PMS)的症状,如下腹痉挛、乳房触痛、腹胀等。
排卵持续多久?
对大多数女性而言,排卵过程持续约 12-24 小时。通过追踪月经周期阶段并关注每月身体变化,有助于识别排卵发生的时间。
排卵是月经周期的关键环节,激素变化促使卵巢释放成熟卵子,为怀孕做准备。卵子释放后进入输卵管,等待受精。
排卵通常发生在周期中期(月经首日起算约第 14 天),部分人会出现下腹疼痛、体温升高、宫颈黏液或唾液变化等症状。
追踪方法:记录月经周期、使用家用测试工具或借助医疗手段(如 B 超监测)。若周期长期不规律或备孕困难,建议就医排查潜在健康问题。